附 件
开封市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
获奖名单
编号 |
成 果 名 称 |
第一作者情况 |
主要参加者
(按成果原顺序排列) |
|
姓名 |
工作单位 |
|||
一等奖(共27项) |
||||
1 |
企业异质性、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 |
李 颖 |
河南大学 经济学院 |
|
2 |
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管理研究 |
武 澎 |
河南大学 商学院 |
|
3 |
顾客单独创造价值的结果与途径——一项索性研究 |
李 耀 |
河南大学 商学院 |
|
4 |
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存在商业信用渠道吗——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|
杜建华 |
河南大学 商学院 |
|
5 |
分组评标专家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|
刘旭旺 |
河南大学 商学院 |
|
6 |
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与碳减排技术效率的测度——兼论其协调性 |
盛鹏飞 |
河南大学 经济学院 |
杨 俊 陈 怡 |
7 |
创新驱动价值链重构作用机理探究 |
王志标 |
河南大学 经济学院 |
杨盼盼 |
8 |
开封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调研报告 |
张 慧 |
河南大学 经济学院 |
郭兴方 孙岩岩
杨晓艺 杨 锛
程俊俊 |
9 |
影子银行、信贷传导与货币政策有效性——
一个基于微观视角的研究 |
王铭利 |
河南大学 经济学院 |
|
10 |
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 |
欧 健 |
河南大学
马克思主义
学院 |
|
11 |
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边界的三维透视 |
关海宽 |
河南大学
马克思主义
学院 |
|
12 |
逻辑与文化——中国逻辑研究中文化范式的提出及其演变 |
郭 桥 |
河南大学
哲学与公共
管理学院 |
|
13 |
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向:四维进路 |
刘 辉 |
河南大学
哲学与公共
管理学院 |
|
14 |
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的状态评价与定位推进 |
丁志伟 |
河南大学
环境与规划
学院 |
张改素 康江江
翟伟萍 |
15 |
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|
张改素 |
河南大学
环境与规划
学院 |
丁志伟 赵 萌
王发曾 马 倩 |
16 |
民间的力量——宋代民间士人的教育活动研究 |
张建东 |
河南大学
教育科学学院 |
|
17 |
北宋科甲同年关系与士大夫朋党政治 |
祁琛云 |
河南大学
历史文化学院 |
|
18 |
语言文学的现代构建——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再探索 |
刘进才 |
河南大学
文学院 |
|
19 |
贝尔·胡克斯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|
赵思奇 |
河南大学
文学院 |
|
20 |
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理论 |
张清民 |
河南大学
文学院 |
|
21 |
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后的行政担保责任 |
张 敏 |
河南大学
法学院 |
|
22 |
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功能构建和路径选择研究 |
王 茜 |
开封大学
财政经济学院 |
晁卫华 戴玉磊
肖 楠 戴新蕾 |
23 |
特别权利关系下的依法治校 |
马 丽 |
河南大学
民生学院 |
|
24 |
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形成机制研究 |
曹玉华 |
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|
赵丽琴 王慧珠
王筱枚 |
25 |
俄中两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比较分析 |
汪东升 |
中共开封市委党校 |
|
26 |
“延迟退休”决策中的观念与利益博弈 |
靳卫敏 |
河南警察学院大专部 |
|
27 |
对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探讨 |
肖书珍 |
河南大学 大学外语 教学部 |
|
二等奖(共38项) |
||||
1 |
中国省区环境规制效率研究:基于制度约束的视角 |
吕新军 |
河南大学
经济学院 |
代春霞 |
2 |
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“走出去”研究 |
刘 杨 |
河南大学
新闻与传播
学院 |
何 曼 刘 博
莫 凡 |
3 |
企业文化塑造论 |
何 静 |
河南大学
商学院 |
谢秋莎 储瑞瑞 |
4 |
绩效考核公平感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:交换意识的调节作用 |
张永军 |
河南大学
商学院 |
|
5 |
吸引外资能促进对外投资吗——基于新兴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分析 |
杨校美 |
河南大学
经济学院 |
|
6 |
中国企业家圈子现象的制度分析 |
李晓敏 |
河南大学
经济学院 |
|
7 |
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|
武振华 |
河南大学
马克思主义
学院 |
季正聚 |
8 |
评大卫·哈维过程辩证法的本体论思想 |
郭 强 |
河南大学
马克思主义
学院 |
|
9 |
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的意义 |
王玖姣 |
河南大学
马克思主义
学院 |
|
10 |
轻松读艺术丛书(八本) |
杨宏鹏 |
河南大学
艺术学院 |
陈 宁 郭善涛
陈 巍 陈小平
蔚广玉 马 曼 |
11 |
豫东印象 |
王金志 |
河南大学
艺术学院 |
|
12 |
中俄博士研究生教育比较 |
李申申 |
河南大学
教育科学学院 |
王 森 吕旭峰
黄思记 王世广 |
13 |
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研究 |
兰立亮 |
河南大学
外语学院 |
|
14 |
城市民主改革运动与新中国初期的政权建设——以河南开封为例 |
霍晓玲 |
河南大学
历史文化学院 |
|
15 |
信息消费提速的社会福利效应测算与城乡差异性研究 |
丁志帆 |
河南大学
经济学院 |
|
16 |
汉语的句法词 |
庄会彬 |
河南大学
外语学院 |
|
17 |
日本江户时代的大众文化 |
张 博 |
河南大学
外语学院 |
|
18 |
从苏辛差异看两宋词坛风尚之变 |
陈丽丽 |
河南大学
文学院 |
|
19 |
“黄叶村”旨意再论——兼论“黄叶村”的文学意蕴 |
朱志远 |
河南大学
文学院 |
|
20 |
德国保安处分制度中的适当性原则及其启示 |
刘 夏 |
河南大学
法学院 |
|
21 |
清代缉捕制度研究 |
宋国华 |
河南大学
法学院 |
|
22 |
私法理念下我国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之完善 |
岳红强 |
河南大学
法学院 |
|
23 |
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干部队伍素质研究 |
陈友东 |
开封大学 |
贾会晓 张兰玲
王玉杰 |
24 |
进城务工人员实用法律知识普及 |
朱格锋 |
开封大学 |
刘慧辛 侯二伟
张 凯 |
25 |
体验经济模式下的农村旅游开发探析 |
常卫锋 |
开封大学 |
|
26 |
高职教育服装设计专业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的构建 |
张富云 |
开封大学 |
|
27 |
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|
段照炜 |
开封大学 |
樊玉霞 刘兴沛
张九明 程 欣
王爱琴 李 治 |
28 |
王 霞 |
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|
|
|
29 |
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与MOOC结合模式及相关政策研究 |
莫 凡 |
河南大学
新闻与传播
学院 |
|
30 |
美丽河南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|
张晓丹 |
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|
袁瑞英 雷 曼
申欣欣 王晓光 |
31 |
基于服务外包企业需求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|
顾 哲 |
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|
丁云霞 马利萍
王 享 陈唅凝
董 静 |
32 |
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物流与海关通关一体化协同策略探讨 |
刘晓静 |
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|
|
33 |
“互联网+”环境下我市智慧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 |
方 方 |
中共开封市委党校 |
崔迎新 李智博
刘善花 张 妍 |
34 |
关于开封全面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研究 |
王 贝 |
中共开封市委党校 |
何 军 苑志刚 |
35 |
新环境下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发展的机遇与风险论析 |
刘 红 |
河南警察学院大专部 |
|
36 |
法治视阈下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研究 |
杨世昌 |
河南警察学院
大专部 |
|
37 |
有效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策略研究 |
李思荟 |
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|
|
38 |
杞县志(1991-2003) |
高洪宪 |
杞县人民政府县志办公室 |
刘慧敏 孙继亮
张效刚 |
三等奖(共49项) |
||||
1 |
中原经济区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探析 |
余佳莹 |
商丘学院
应用科技学院 |
|
2 |
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舆论场建构 |
王 慧 |
河南大学
新闻与传播
学院 |
|
3 |
跨界的出版与出版的跨界 |
王悦彤 |
河南大学
新闻与传播
学院 |
|
4 |
媒体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责任 |
王丽媛 |
河南大学
民生学院 |
|
5 |
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管理机制研究 |
刘锦英 |
河南大学
商学院 |
|
6 |
需求与博弈视角下的高师专业优化设置模型研究 |
何占磊 |
河南大学
外语教学部 |
|
7 |
古代书籍装帧对当代的影响 |
谢秋莎 |
河南大学
民生学院 |
|
8 |
江苏、安徽、贵州实施人才强省的经验与河南省借鉴研究 |
李宇辉 |
河南大学
国际教育学院 |
|
9 |
周末读完日本史(译著) |
牛永娟 |
河南大学
国际教育学院 |
|
10 |
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意象探讨 |
苏芳芳 |
河南大学
国际教育学院 |
|
11 |
明代儒士创作戏曲现象及其原因 |
边吴丽 |
河南大学
民生学院 |
|
12 |
精于论证的阶段性成果——《传统宫调与乐学规律研究》读后 |
梁袁媛 |
河南大学
艺术学院 |
|
13 |
论豫剧改革家樊粹庭的编剧原则 |
徐芳芳 |
河南大学
艺术学院 |
|
14 |
高校贫困生身份构建、群体认同与应对策略 |
周 菲 |
河南大学
教育科学学院 |
|
15 |
高等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的构建研究 |
余永霞 |
河南大学
历史文化学院 |
|
16 |
伊犁河谷阿尕尔森类型青铜器 |
李溯源 |
河南大学
历史文化学院 |
|
17 |
虚实之间:墓志所见檀渊之盟中张皓事迹的“真实”与“塑造” |
仝相卿 |
河南大学
历史文化学院 |
|
18 |
营利性体育健身活动场所伤害事件法律归责与赔偿问题研究 |
闫建华 |
河南大学
体育学院 |
孙彩丽 |
19 |
“汉语为非格标语言说”献疑 |
张培翠 |
河南大学
外语学院 |
马宝鹏 |
20 |
两宋与北朝交聘诗之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|
白 金 |
河南大学
文学院 |
|
21 |
唐景龙四年写本《论语郑氏注》“道行,乘垺於海”章辨析 |
孔漫春 |
河南大学
文学院 |
|
22 |
外国戏剧史 |
乔 丽 |
河南大学
文学院 |
|
23 |
环境公益诉讼中责任承担方式的选择与适用 |
皮里阳 |
河南大学
法学院 |
|
24 |
敲诈勒索罪与寻衅滋事罪的界分 |
王爱鲜 |
河南大学
法学院 |
|
25 |
清代乾隆朝河南京控案中的权力博弈 |
郭志祥 |
河南大学
法学院 |
|
26 |
开封市三毛集团连锁经营模式研究 |
王 霞 |
开封大学 |
|
27 |
浅析开封市道路所设景点指示牌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|
蒋大山 |
开封大学 |
|
28 |
调整企农利益关系,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 |
王凤辉 |
开封大学 |
|
29 |
河南省部分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情况调查 |
徐 莹 |
开封大学 |
|
30 |
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低效的成因及应对 |
张兰玲 |
开封大学 |
|
31 |
吸纳国外经验 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 |
马 倩 |
开封大学 |
|
32 |
自媒体视阈下公民新闻客观性研究 |
张 超 |
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|
|
33 |
从李阳家暴案看公众对“家暴”概念的认知调查 |
郭卓娅 |
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|
王宇红 |
34 |
后方法教学理念关照下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|
李艳梅 |
商丘学院
应用科技学院 |
张藤耀 万 鹏
孟宇鸿 |
35 |
现代语言学与中国80年代现代派文学的理论谱系 |
王晓岚 |
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|
|
36 |
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 |
赵怡微 |
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|
孙莉莉 |
37 |
开封市旅游从业人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 |
张科峰 |
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|
|
38 |
论小说《安娜贝尔·李》文学语用视角探析 |
段丽娜 |
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|
|
39 |
开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探索 |
苏永彪 |
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|
|
40 |
高职院校创新意识与实践型人才培养探究 |
孙莉莉 |
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|
龚向哲 |
41 |
新时期如何提升党校党性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|
苑志刚 |
中共开封市委党校 |
|
42 |
论人权理念与我国刑事辩护制度改革 |
高玉美 |
中共开封市委党校 |
|
43 |
开封产业集聚区发展与打造新兴主导产业研究 |
何 军 |
中共开封市委党校 |
崔迎新 支建华 |
44 |
新常态下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对策 |
黄 准 |
开封市财政局 |
|
45 |
荥阳开封郑氏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溯源 |
郑金河 |
开封市郑氏历史文化研究会 |
宁富海 王秦生 |
46 |
新时期信访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研究 |
王倩哲 |
河南警察学院大专部 |
|
47 |
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 |
王长杰 |
河南警察学院
大专部 |
王卫华 |
48 |
基层公安民警调解矛盾纠纷方法研究 |
李 军 |
河南警察学院大专部 |
杨世昌 张玉凤
王东平 王晴晴 |
49 |
立足开封文化,探寻传统文化各流派的“最大公约数” |
王浅龙 |
开封市河洛文化研究会 |
王安澜 |